国际在线消息: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683个项目从147万个国内外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
经过高教主赛道金奖争夺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争夺赛、三强争夺赛、职教赛道金奖争夺赛、冠军争夺赛的层层角逐,共决出冠军1个、亚军2个、季军3个、金奖143个。
参赛项目“顶天”又“立地”,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本届大赛特推出10个金奖及以上项目,从中可见青年学生“用青春唤醒世界,用青春邂逅未来,用青春惊艳世界,用青春改变未来”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
学校:北京理工大学
项目:星网测通
让世界见证卫星互联网测量的中国力量
“在随后的五分钟里,请大家和我一起,把眼光投向太空。”一袭红衣,在白衬衫黑西服的人群中,尤为耀眼;冠军争夺赛的舞台上,仅有的一位女参赛选手声起,似乎就注定成为全场的焦点。
经过最终打分,“星网测通”项目以1310分之高,夺冠成功。项目负责人宋哲也成为大赛举办以来的首位女冠军。
宋哲的美,不仅美在一身荣誉,更美在她那颗“想要让世界见证卫星互联网测量的中国力量”的坚定决心。
2018年汶川地震,灾区大部分通讯设施毁坏,救援人员肩扛通讯设备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当时正在做本科毕业设计的宋哲,她将毕业设计定位在了卫星互联网领域,解决更多通讯问题。
“从2014年马斯克和星链项目横空出世,再到今年我国提出新基建,卫星互联网正在带领着人类大踏步地进入太空WIFI时代。”宋哲认为,测量就是给卫星做体检,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给卫星进行测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卫星的轨道高度高达数万公里,就使得星上的微小偏差会被放大为地面覆盖区域的大幅偏离,而想要偏差小,就得测得准。
“在准的基础上,卫星测量还要解决通信场景多,通用设备功能弱,测不了;测量流程长,设备效率低,测不快;产线规模大,设备售价高,测不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宋哲用了12年的时间。
以宋哲为主要完成人,项目团队发明了宽带链路测量仪,实现了九种调制模式的柔性测量,一台设备就能测数百个场景;发明的参数矩阵测量仪,实现了109个通道的全并行测量,效率提升100倍;还发明了十二分量模拟源,实现了20余种波形的低复杂度测量,为用户节省了90%的成本。
宋哲介绍,目前,“星网测通”的设备已可满足多个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急需,保障了神舟飞船宇航员和地面之间天地通话链路的畅通,保证了天通一号卫星能按时飞向太空,填补了北斗系统测量手段的空白,让卫星互联网测量的中国力量被世界所见证。
学校:清华大学
项目:高能效工业边缘AI芯片及应用
全栈式工业设备智联革命的引领者
“如何说服工业级互联网芯片企业使用你们的产品?”“你们的产品很多,是不是不够聚焦?”面对评委非常犀利的提问,武通达都会向前迈出一大步去回答,肢体语言透露着他的自信,最终荣获本届大赛总决赛亚军。
“大概在2015年,AI芯片才刚刚起步,我那时候更多的注意力还是跟随我的导师探索技术上的深度。然而创业是一件探索技术和应用结合的事情,可那时候我还不够敏感。”但如何把研究成果落地却是武通达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黑龙江大庆人,武通达注意到,我国传统油田的生产流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设备管理困难、过于依赖人工、无法进行预测性维护等难题,“这些问题不但导致企业运转效率低下,也使得运转成本异常高昂,大量国有资产被浪费。”基于这些思考,武通达联想到了AI芯片与工业的结合。
借助导师刘勇攀教授以及一众清华志同道合的战友之力,“湃方科技”成立了,目标就是用AI技术赋能我国传统工业智能化升级。
但要如何满足市场的需求?武通达表示,在市场上无论只做硬件还是只做软件,都会面临局限性,“因为中间的接口目前还没有一套标准来实现理想的软硬融合。湃方科技要做的就是全栈式解决方案。”方向确定了,第一个难题也随之迎面而来,那就是如何获取有效的工业数据。
因为设备管理场景中的数据基本是缺失状态,收集现有的数据不太可行。所以,起初的湃方科技都是拿着自己设计的技术方法论去找设备制造商合作,做破坏性实验积累高价值数据,并寻找行业专家的支持,构建机理和数据融合的基础算法模型,通过支持自动学习的算法框架实现每台设备算法模型的针对性调优,之后再不断迭代,拓展不同的设备类型和工况。“曾有新加坡客户对我们的设备智能诊断方案很感兴趣,并来到湃方合作工厂现场考察,我们通过现场做故障盲测实验,并以无人工参与、高准确度的异常预警和故障诊断效果,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武通达感慨,创业初期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好在湃方科技挺过来了。
目前,湃方科技已成长为一家拥有70多位优秀人才、众多合作伙伴、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和A轮融资的高科技企业。未来,湃方科技将持续深耕设备管理赛道,争做全栈式工业设备智联革命的引领者。
学校:厦门大学
项目:西人马: 中国MEMS芯片行业领军者
“西人马”创造“芯”奇迹
对于“科技创新可以创造奇迹”一说,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西人马”项目负责人聂泳忠深信不疑,总有一种想去探索的热情。所以,他站在了第六届大赛冠军争夺赛的舞台上,并赢得亚军。
带着“敬畏生命,感动自己,感动客户”的信条,聂泳忠撑着“乐舟”,破风斩浪,在深耕科研领域获得无数赞誉的同时,也在创新的快车道上享受着科研的乐趣。
西人马(FATRI)就是聂泳忠创立的一家具备芯片和传感器材料合成、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全方位能力的芯片IDM公司,致力于民用航空、能源、医疗、交通及工业设备的控制与监测,打造“端-边-管-云-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立足于感知与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先进材料技术、先进芯片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等领域,西人马通过持续、大幅度的投入,每年以几百项专利的速度快速递增。
如此快速的增长,绕不开聂泳忠长期从事芯片和传感器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精于各种振动和冲击类加速度,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IMU、激光雷达、量子传感器及以上各类传感器的测试校准系统的研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利用多层复合高温层状材料通过热曲线耦合补偿温漂的理论,从而使得高温传感器温漂从±18%,实现了±1.5%以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市场对测温计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国内能够生产测温计中的核心原件“红外测温传感器”的公司屈指可数。加之芯片研发流程复杂,工艺更是难点中的难点。
为了攻克难关,聂泳忠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搞研发,经过几十次掩模版的修改优化,最终突破了研发瓶颈,迎来新曙光。
产品量产交付后,经过国内多家知名厂商测试,其精度、响应率、探测率均属国内一流水平,充分验证了卓越的产品性能和西人马公司强劲的科研实力。
除芯片研发,西人马还瞄准两个市场,开展边缘计算和云平台研究。“一个是存量市场实现国产化替代,二是增量市场新的应用。”聂泳忠希望以此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芯片短缺危机,并通过一些颠覆性的创新,为全球芯片行业做出贡献。
学校:华南理工大学
项目:金磁海纳-全球高性能纳米晶磁芯开拓者
从兴趣爱好到专业研究 开创中国“芯”时代
“金磁海纳,英译JoinChina,意思就是要将全球顶尖的非晶纳米晶磁芯技术和人才汇聚到中国。”高教主赛道三强争夺赛现场,“金磁海纳”项目负责人王永飞的这句话,燃起许多观众的热情。
从小就喜欢藏在爸爸的化工厂里看各种材料的说明书、制造流程的王永飞,到高中时知道了材料的每一次革新都会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后,本科便选择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研深造中又选择了非晶纳米晶磁芯研究。
正是基于这种热爱和研究热情,王永飞对非晶纳米晶磁芯的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说:“虽然它不像芯片那样为人熟知,但它却是电磁转换的桥梁,电子电路的神经系统。”
担心非专业人士听不懂,王永飞又作了通俗解释,“磁芯就像一个大坝,当瞬间电流如洪水般冲击电路器件时,它能稳定电流,确保用电安全。从北斗卫星到水下潜艇,从风力发电到新能源汽车,都需要用到磁芯。而纳米晶磁芯与传统磁芯相比,其空载损耗可以降低70%-80%。比如,如果现在全国挂网运行的配电器全部改成非晶纳米晶变压器,每年可节电超过180亿千瓦时,而180亿千瓦时的节电相当于支撑起2160亿的GDP,这在国家战略节能减排层面上有明显优势。”
为了将自己的研究转化落地,2018年,王永飞辞去南方电网工作,创立了广州金磁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即便是已经接受了社会的历练,不再是从前那个毛头小子,但是创业路之艰,远不是王永飞想象的那么容易,他说:“30年的技术垄断,即便我们在工艺和技术上可以超越,但是想要获得行业内认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时中科院名下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进行二期建设,磁芯需要购买欧洲的产品。但为了提高保密性,缩短检测替换周期,中子源必须完全国产化。”王永飞抓住了这个机遇,带领项目团队经过无数个日夜研发,最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晶磁芯,并经重重检测筛选,成为唯一符合中子源要求的产品。
“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出7大系列23种产品,并已应用在北斗卫星的导航系统、陆地坦克控制器和水下鱼雷探测等军工领域,移动通讯、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等消费级的民用领域,多领域产品销售额2400万元,合作的终端客户有华为、戴尔、小鹏汽车、中车集团等。”王永飞介绍,项目团队还成为了第一批进驻中国纳米谷的企业,并与中钢集团合作,将在2021年联合建设研究院,2022年在长三角建立产值50亿元的产业基地,更深程度助力我国从磁材大国向磁材强国的转变,开创属于中国的“芯“时代。